商机呀!商机!碳权交易将成下一个风口!
- 小O

- Sep 8, 2023
- 5 min read
Updated: Oct 17, 2023

考察一家公司的股票看什么?看销售、看利润、看增长……还不够,还要看“碳排放”。
2020年9月,中国政府宣布了一个超重磅的政策目标——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“碳中和”。“碳中和”的概念甚至从联合国一直火到了高考考场上。
但大家可能会疑问,这和我有啥关系呢?实际上,“碳中和”确实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我们人类作为碳基生物(碳基生命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。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碳基生物,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。*来自百度百科)的一种,日后呼出的每一口二氧化碳是否都要交钱还无从证实,但有一点肯定的是,你买入的股票、基金的行情会跟着“碳中和”涨跌,这里面的原由到底是什么呢?
这期侦探佳就和大家讲讲“碳中和”背后的碳权生意,或者说是碳排放量的交易。
不想未来后悔没有早点投入新生事物的朋友,请一定好好阅读本期内容。
什么是碳权?
碳权,具备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一门生意的潜力,也是未来投资必须考察的指标之一。
首先来解释一下碳权的概念——碳权就是关于碳的某种权利,但碳权不是指卖碳、用碳的权利,更不是吃碳的权利,而是指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。
它和股权、产权、期权等一样,都是可以交易的金融产品。
碳权是如何产生的?
简单来讲,“碳中和”是每产生一个二氧化碳的同时,就要消灭一个二氧化碳。相反,每消灭一个二氧化碳时,就又有权再去产生一个二氧化碳。
当然你可能没有这个诉求,既然放着也是放着,所以就产生了交易的环节。
举个例子,这就好比像“隔壁老王”辛辛苦苦付出劳动,收获了果实,但个人消耗不完,于是就把果实卖给了别人。
碳权,这个神奇的东西,其实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。早在1992年,联合国召集了155个国家开会,就提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,三番五次聚在一起,商讨计划环境问题怎么解决、怎么执行。
在一次次的会议中,大家发现参与的各国政府,并不是主要排放碳的主力军,真正的排碳大户都是企业。
大家针对怎么把企业拉拢进来一起减排,最终得出了结论就是——经济利益。
于是,一个重要文件诞生——《京都议定书》。它制定出了一个支持商业机制的框架,因此碳权和碳权交易也就孕育而生。
《京都议定书》约定了三种排减机制:
清洁发展机制(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,CDM)
联合履行(Joint Implementation,JI)
排放交易(Emissions Trade,ET)
公约缔约方国与国之间可以根据不同机制,进行减排单位的转让或获得。
碳权如何交易?
首先,看看碳权的计算:每一个碳权的积分,是排放1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权利。
而想要获得它有三个方式,分别是:
“发”、“挣”、“买”。
“发”指的是国家每年给不同企业和机构发放的排碳配额。
而“挣”就是依靠减排的项目从政府申请来的,对减排项目的奖励。
最后,“买”分为两种具体方法:一是从碳权用不完的机构中买,相当于买了现货;二是投资到减排的项目中,也就是期货。
一旦可以买卖,它就成了个生意。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巴克莱银行对这个市场就一直信心满满,早在2007年就大胆预言碳权市场不但有望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期货市场,更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意市场。
理论得出,全球产生多少二氧化碳,这个市场就有多大想象空间。
麦肯锡预测,在2030年,整个碳权交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500亿美元。
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?
因为有了碳权,企业们挣钱就有了新玩法,而我们判断企业也有了一个新的维度,有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。
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特斯拉。
在美国,有14个州对当地汽车企业有减排要求和目标,如果达不到只有两种结果:一面临巨额惩罚,二花钱买碳排信用。
企业经过对比,发现买减排信用比罚款可实惠多了,于是纷纷开启购买碳权的方式。
目前,拥有碳权最多的就是在2020年交付了将近50万辆电动车的特斯拉,借此东风,特斯拉摇身一变成为了“卖碳”专业户。
在2020年,仅靠卖碳,特斯拉就赚了15.8亿美元。
这让特斯拉成功扭亏为盈,股价在同一年一路飙升,也让伊隆·马斯克当了几天的世界首富,他绝对是通过卖碳,卖出了躺赢的人生。
而只要特斯拉继续制造电动汽车,他们的碳权生意就可以长期经营下去。
相信大家看到这里,对于特斯拉的价值也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其实,除了相关企业自己直接卖碳权挣钱之外,还有一种玩法,就是帮助其他企业规划碳权来挣钱。
这个角色类似于资管或者财务顾问,我们统称为碳权咨询公司。
大家可能听说过,在淘金热的时候,最挣钱的并不是淘金者,而是卖铁铲、铁锹等相关行业的小助手们。而碳权咨询公司,就相当于碳交易行业小助手。
比如一家叫做Bluesource的公司,我们称呼它“小蓝”。
“小蓝”的职责就是专门帮客户出谋划策,开发各种减排项目,从而帮助客户挣取碳权积分。“小蓝”有个客户,是做纸张生意的,拥有很多树林,这时“小蓝”设计了一些项目,通过不砍树,成功协助客户赚取了碳权积分。
结果表明,通过碳权积分赚的钱比这个客户原本砍树造纸赚得还多。所以“小蓝”除了赚取顾问费,还拿到了提成,真可谓是皆大欢喜。
看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,碳权的出现,貌似养出一批“躺赢”的企业,他们适时抓住了政策的红利,但也确实减少了一些排碳的生产活动。同时利益促使更多企业为了赚钱而转型,减少排碳的目的也达到了。
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怎样?
在中国,碳权市场的发展近两年的动作非常多。
2017年12月,经过了7年测试,中国宣布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。不过,首先参与的只有用碳多的电力企业。
同年9月,工信部发布了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》,鼓励汽车减排,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。
蔚来汽车便是首批获利的企业之一,根据蔚来汽车2020年财报显示,他们的车卖一辆亏一辆,每台的亏损达到了5.3万元。
而2020年11月,创始人李斌表示,因为这一年,卖了上一年赚的10万个新能源积分,一个积分约为1200元,所以就有了1.2亿元的额外收入。
2021年,这一块的业务也更红火了,一方面2020年赚的新能源积分数量翻了一倍,达到了20万个。另外,每个积分的价格也上涨了,大约3000元一个,这样算下来收入就有6亿元。
也就是说,他们无需做其他投资,因为这比其他投资更吸引人。
2021年,中国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发展。1月份,发电行业的碳权市场开始发展,截至7月16日中国的“碳交易所”正式启动。
虽然大家还不能直接参与碳权交易,但因为专属交易所的启动,可能有部分相关公司的股价也会跟随上升。比如,最早参与到碳权交易所业务的是发电企业。而目前最受益的减排大户,就是风能光伏发电企业。
因为有了碳权交易的加持,所以每度电的成本下降6%~7%,就是实实在在的赚钱。
未来,随着碳权市场进一步的发展,相信将有更多企业在此乘风破浪,赚到真金白银,而你,也一定要擦亮双眼,不要错过相关的投资机会!












Comments